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儿童教育心理学》:“乖巧”和“叛逆”儿童的背后其实是因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16 12:37:4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当孩子处于幼儿时期,你觉得他们还小,听不懂大人们的话,于是,你总是用宝宝语跟他们沟通;

  当孩子读小学的时候,你觉得他们依然受你掌控,你会通过硬夸或者贬低的两种极端方式,来给孩子的表现做出反馈,但依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全部需求;

  当孩子读中学的时候,进入青春期,他们开始有了一系列自己的想法,和更多的需求,而作为父母的你,这个时候其实在很多事情上和他们有了不同的看法,无法满足他们,因此,孩子很可能会一改以往的“乖巧”形象,变得叛逆起来。

  这是一个从被宠坏,到感觉失宠的孩子时常会发生的一种转变,以此来获得关注。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佛雷德·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表示,孩子在家中不管是良好的表现还是叛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所致。

  当然每个人都有追求优越感的心理,也应该要有这种心理,因为人的潜能需要被激发。

  但如果为了追求所谓的优越感,偏离了现实层面,活在自己理想化的世界里,那么最终只会活得越来越荒唐,无法成为有用之人。

  教育是一场修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家长们更多的耐心和技巧去引导孩子。

  作者在书中也强调了,我们在鼓励孩子的同时,也要向他们解释现实生活的重要性,这样他们就不会在幻想和现实世界中制造鸿沟。

  因此,家长们不需要担心孩子们年纪小听不懂,而要从小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比如告诉他们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付出才有收获,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能让一个人心情更好,如何能让钱生钱,等等诸如此类的生活琐事。

  虽然小时候确实不太理解,但是这个种子会生根发芽,终有一日会成熟起来,成为一个引导他们的行为模式,这就需要家长们更多的耐心去滋养他,并且和他们一起成长。

  因此,从小向孩子解释现实生活的种种,能帮助孩子将自己的想象力和现实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他们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