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资讯 | 教育热点 | 教育互动 | 教育前线 | 考试资讯 | 文章中心 | 图片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jy898教育网 >> 教育热点 >> 正文

  没有公告

  两会三人谈丨读书只为逃离家乡?乡村教育要为孩子打好人生底色           ★★★ 【字体:  
两会三人谈丨读书只为逃离家乡?乡村教育要为孩子打好人生底色
作者:佚名    教育热点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10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要持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保障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工资待遇”。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国门小学教师李瑞芳,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邬志辉,以及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舲舫中心学校总校长谭自云做客新京报《两会三人谈》栏目,围绕乡村教师待遇、留守儿童、农村小班化办学等乡村教育热点话题接受采访。访谈中,代表与专家都强调,乡村教育一定要同一方水土联系起来,要让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找到“乡村主角”的感觉,知家乡、爱家乡,打好人生底色。在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方面,代表与专家指出,随着农村教育逐步向城镇化发展,“县城教师”的压力在增加,职称与薪酬问题应引起重视。

  新京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你们长期深耕一线,觉得“薄弱环节”体现在哪里?

  李瑞芳:网络时代,农村孩子每天一样能接收大量网络信息,思想比较成熟,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尤其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务工,很多孩子都是跟着老人生活或是住在学校,虽然老师会很尽心照顾,但无法取代父母的角色。我们学校为此也专门开设少年足球班、合唱团等特色课程,让孩子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关注农村孩子心理健康,目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还缺乏足够的师资配备,建议国家能有相关支持政策,能邀请到更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才支援乡村、支援少数民族地区。

  谭自云:留守儿童一直是乡村教育中最常谈及的线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发布,明确到2020年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我一直生活在农村,村里的留守儿童现象尚未消失。

  他们大多数都是由隔代的老人教育或是被送到寄宿制学校,亲情教育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是有所缺失的,乡村孩子的心理健康应该摆在重要位置。乡村教育的定位,不是要让所有的孩子今后考一个多好的大学,而是先要让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积极乐观的人格。他们被培养成什么样子,未来的乡村振兴就是什么样子,他们其实正是未来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邬志辉:三年前,我专门到农村进行过调研,发现村里的孩子对家乡的认同感普遍不足。有的孩子想赶紧长大,觉得认真读书也是为了尽快逃离家乡。但一些农村孩子走进城市时却发现,他们有时并不被城市所认同,于是就引发了双重认同危机。社会上有观点表示,既然乡村的环境如此,凭什么要求孩子一直留在乡村?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做人要孝敬父母、热爱乡土,所谓家乡就是一个人生命起源的地方,家乡不富裕,我们的使命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变得富裕,而不是只有逃离这一种选择。生在农村、家境不够富裕,反过来也可以成为促进乡村儿童奋进向上的一种动力,并对未来的人生抱有期望,这或许才是乡村教育最该给予孩子们的。

  谭自云:相较于城市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很多都是由隔辈的老人照顾,缺少家庭的监督,他们学习原动力没有那么足,他们更多会想着父母从外面打工回来,穿得光鲜亮丽,日子一定过得非常好,那么为什么不能带我一起去县城或城市呢?所以他们盼望着长大,像父母一样出去务工,有这种想法的孩子非常多。所以从我们老师的角度来讲,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就特别重要。乡村的孩子其实有很多优点,吃苦耐劳、质朴,只要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农村的孩子还是很好教的。对我来说,在乡村教书,比在城里教书更有成就感。

  邬志辉:中国人有句俗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曾经专门对25个留守儿童进行过“回溯”研究发现,他们当中有些人发展得非常好。如今有的农村孩子家庭经济条件也是可以的,只是父母的陪伴相对较少,城市教育里常谈的家校共建,在农村教育中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创新家校共育的新模式。

  邬志辉:其实,乡村有城市不具备的资源优势。一方面,村庄小,即便是一些乡镇中心学校规模也不大,这恰恰适合小班化教学。国际以及各种研究都表明,小班化教学有助于开展个性化教育,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个性化发展。现在很多乡村老师还没有看到这个优势,班里五六个孩子也按照四五十个孩子的教育方式开展教学,其实应该改变。

  第二个方面,农村地区有很多文化宝藏,包括农业生产、生活技艺、民间艺术、自然环境等,都值得孩子去探索。我们可以带领孩子利用这些宝贵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让孩子从中获得知识、增长见识、促进发展。乡村教育应该同一方水土联系起来,同社区联系起来,同大自然联系起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找到“乡村主角”的感觉,知家乡、爱家乡,还能利用家乡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探索学习,打好人生底色。

  谭自云:挖潜农村优势资源开展特色教育方面,我们学校就是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我们乡里面申请了一个小农场,让孩子们在里面养小动物,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乐趣,美术老师也会带孩子们到小农场里观察植物的生长,并用画笔画下来。还会邀请村里手艺好的女性、工匠,到学校教孩子做美食、做手工艺品,通过开设这些课程,让孩子爱上乡村生活。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们愿意待在学校,慢慢的成长,长大后能有更多关于家乡的美好记忆,这也是我们对未来乡村教育的一种向往。此外,其实乡村教育环境确实是最适合研究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只是当前的一些考核制度也还是按照大班的模式去考核。小班教学是乡村教育实现弯道超车的最好时机,施行小班化教学,这一批孩子被培养出来,他们的未来无可限量。

  新京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保障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对此,你们的建议是什么?

  李瑞芳:近几年国家对乡村教育的投入非常大,同步提升了乡村教师的待遇,职称评选上也给予乡村教师一些绿色通道。然而,随着农村教育逐步向城镇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涌向了县城,县级的学校、教育教学压力日益增重,县城教师相应的教师职称、待遇等没有同步,县城教师就夹在“乡村教师”与“发达城市教师”之间。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许多县城教师工作业绩高,工作能力突出,被评为省、市、县不同级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等,但由于受到岗位职称限制,评不上好的职称,不能享受相应福利待遇。

  邬志辉:乡村教师津补贴政策出台时,确实有一些讨论。在城镇化进程当中,乡村小规模学校增加,为了确保乡村能有一些优秀的教师来给孩子们上课,当时政策上更多地向乡村教师倾斜。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县城学校班级学生多,老师的压力也相对较大,但是让这些老师到乡村去,他们也是不愿意的,这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目前,国家也在鼓励各地积极去探索。现在还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富县办富教育、穷县办穷教育,省级或中央的财政转移支出只能保障当地基本教育教学需求,所以在当前发展阶段,重点还是要解决主要矛盾,当然今后条件允许也可以考虑把县城教师和乡村教师都纳入进来,享受相应的津补贴政策。

  谭自云:我们这边的乡村教师都享受到了相应的倾斜政策,城里的老师可能也不介意乡村老师每月多拿多少津贴,可能更看重的是职称。现在城里的老师想评职称可以选择到农村支教,目前支教年限是一年,这一年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其实太短了,是否可以考虑将支教的时间提高到三年或者更长的年限,对应的职称评级也更高,城里的老师或许就会更愿意到乡村去了。

  邬志辉:乡村教育要振兴,必须走中国式乡土性现代化道路,我们要结合中国或者各地发展实际,在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总体要求下,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道路,以成就乡村孩子的美好未来。

  谭自云:乡村教育也是新时代的教育,面对新时代的孩子、新时代的年轻教师,希望通过我们教书人的努力,通过日渐完善的乡村教育,培养出更爱祖国、爱家乡的时代新人,让乡村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服务于国家的未来。

教育热点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教育热点:

  • 下一个教育热点: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爸爸驮起妈妈秀恩爱逗1岁女儿…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jy898教育网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的网站客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