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资讯 | 教育热点 | 教育互动 | 教育前线 | 考试资讯 | 文章中心 | 图片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jy898教育网 >> 文章中心 >> 正文

  没有公告

  新东方“家长培训”风波|“培训”的万能钥匙打不开教育的心门           ★★★ 【字体:  
新东方“家长培训”风波|“培训”的万能钥匙打不开教育的心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0    

  「如果说孩子们的培训课是“被安排”的,那么成年人的培训就多是“被需要”的。」

  新东方给出的回答是,成立一个素质教育成长中心。这个中心下设六个板块,其中一个名为“优质父母智慧馆”的板块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的话题也随之登上热搜。

  随后,新东方在8月12日发布声明称,此次推出的家庭教育课程并非首次探索。俞敏洪也在一则朋友圈截图中做出回应,称“绝不打算给家长进行所谓的学科培训”。

  8月13日,在公众号“北京新东方素质成长中心”的介绍中,“优质父母智慧馆”更名为“家庭教育智慧馆”,并对该项目涉及的一系列家庭教育讲座进行了介绍。

  在“双减”的政策环境下,“优质父母智慧馆”引发了一场舆论乌龙,也唤起了人们对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新思考。

  育儿指南、名家讲座、教育公开课,有关家庭教育的培训并不是一件新鲜事。 而“优质父母智慧馆”之所以会引发广泛的讨论,原因在于当前特殊的时间节点,也在于其有关家长的“优质”表述。

  一方面,在“双减”的政策环境下,课外补习被陆续叫停,而培训机构也面临着亟待转型的生存困境,也正是在这个关头,称得上课外培训界“老字号”的新东方选择了一条“素质教育道路”。

  当其中的“优质父母智慧馆”被媒体解读为“转型培训父母”,人们很容易被将其误解为一种曲线救国的自保手段,即让教育机构先教会父母、再让父母回家教给孩子,以此来规避课外补习的禁令。

  这种误读恰恰击中了当下打工人们的命脉。从小学的奥数班、中学的课外补习到大学的外语培训,在培训机构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80、90后,又刚刚成为了新一代的父母。

  “最后还是我们去上课”、“新东方能不能换一代人坑坑”,曾占据了这一代人大量课余时间的新东方,似乎又盯上了他们的业余时间,这引发了人们焦虑中的调侃。

  实际上,父母教授孩子学科知识的教育方式确实存在于部分家庭之中。除了允许家长陪同听课的补习班,有家长也会自学课程进行教授,而这种教育方式也对家长提出了双重要求,一是有知识,二是有时间。

  若“间接补课”真的成为课外补习的替代品,学生的减负也将转变为家长的增负,这对于在“996”中忙里偷闲的年轻家长来说,必然是一项难以负担的教育压力。

  另一方面,除了被辟谣的“间接补习说”,引起人们讨论还有“优质父母”的表述。从“优等生”、“优秀职员”到“优质父母”,这一称号将原本难以测量的家庭教育变得得以比较,而曾被作为比较筹码的考试成绩、工作业绩,到家长的身份下就成了自己的孩子。

  由此看来,在家长“鸡”娃的同时,娃也在“鸡”家长:为了成为“优质父母”,父母们为孩子选择更好的补习班,也为自己选择更好的育儿课,来达到“对孩子负责”、不输给他人的教育指标。

  在“优质家长”的称呼下,教育逐渐脱离了个性不一、在成长中不断变化的“人”,在同一的教育模式里,成为了一种可以量化比较的工具。

  因此,在这场看似“乌龙”的教育讨论中,“双减”政策下的压力转嫁与“优质”要求中的教育内卷,都暴露出新一代父母的育儿焦虑。要缓解这种焦虑,就是要让家庭教育脱离“鸡娃”与“鸡家长”的循环怪圈,而有关育儿的教育讲座,又是否能成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新方式?

  从曾经的育儿节目、育儿书籍,到如今的育儿博主、育儿培训,面对育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新手父母们往往需要经验者的指导与帮助,有效的家庭教育课程确实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同时,伴随着社会新闻中诸多由亲子关系、家长疏忽导致的家庭悲剧,“父母应该持证上岗”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而值得注意的是,当伊坂幸太郎的一句“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被反复引用 ,人们所想表达的,是对育儿责任、关爱孩子的呼吁,而不是真正将其作为为人父母的一道门槛;所谓的“考证”、“考试”之说,也不应成为相关商家贩卖育儿课程的一种工具。

  此外,当我们细看相关课程的内容设置,会发现相比于教授孩子“真善美”的价值,一些课程似乎仍然没有逃脱“鸡娃”的影子。

  例如,在“优质父母智慧馆”的讲座设置中,我们可以读出一种对孩子成长的统一期望:“落落大方”、“耐心”、“不任性”、“探索力”、“想象力”、“创造力”、“领导力”……

  既要胆大又要心细、擅长领导亦善合作,讲座标题将一切优秀品质加以堆砌,让讲座成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引导着家长们对孩子“十全十美”的未来期望。

  而实际上,集体化的学校教育强调了全面发展,也受限于统一化的集中管理;课余时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关照,本可以成为全面教育的最好补充。

  当“十全十美”成为家庭教育的目标,孩子的个性也容易被家长忽视,这不仅难以发掘不同个性中潜藏的特长,违背孩子个性的要求还可能造成其心理上的矛盾与负担。

  除了同一化的成长期望,讲座中的一些内容也带有成人化的主题与浓厚的精英色彩。

  在“高效学习”的讲座主题下,对孩子“完成自驱、学习闭环”的培养目标正是成年世界中众多拖延患者的一大梦想;“建立学习上的长效心态”、“教孩子用好零散时间”、“教孩子做好阶段性小结”,这些社畜们见之落泪的熟悉词汇,也似乎正在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关键词。

  此外,在“北京新东方素质成长中心”公众号中,也出现了一则名为“小小巴菲特”财商俱乐部的活动介绍,当“财商”教育被作为素质教育提上日程,培训机构对于下一代“精英”的重视也不言而喻。

  无论是“十全十美”的成长预期,还是成人化的精英要求,系统培训的讲授内容最大化地追求着孩子成长的“速成”。快一点、再快一点,起跑线上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这种速度的争夺不仅出现在孩子身上,亦要求年轻父母们成为“速成”的家长。

  如果说在学习效率、礼仪培养等方面的家庭教育确实在技巧上有迹可循,那么有关情感建立的讲座设置中,对效率的追求就显得更为荒谬。从“如何构建祖孙情”到“如何在工作繁忙的时候对孩子表达爱”,原本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也仿佛被赋予了技巧的头衔,讲座也从对教育方式的指导变成了对家长的一堂个人“情商课”。

  由此可见,当下层出不穷的育儿课程不仅难以缓解新手家长们的育儿压力,反而在对“完美小孩”与“快速成长”的强调下,为亲子双方的成长焦虑添了一把火。

  从学校、社会到家庭,培训机构试图扮演着跨越一生的成长顾问,而不得不说,“优质父母培训”的出现也来自人们对培训课程的一种依赖。

  在追求效率的现代社会中,强调高效的培训课程成为了一颗包裹着知识的浓缩药丸,似乎为人们提供着一种“花钱买时间”的合理选项。

  而当这种看似合理的学习策略被移植到家庭教育中,亲子相处中原本最重要的、必须耗费时间的相处与陪伴,容易被统一化的技巧与策略所掩盖,可能会造成买椟还珠式的焦点偏移。

  同时,培训机构的宣传惯于通过制造焦虑来鼓励消费,并构建一种看似“必要”的氛围。

  在对育儿课程的宣传中,商家往往对家长传达着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孩子成长的每个瞬间仿佛都是关键、新手家长的任何错误仿佛都不被允许,以制造一种“完美”焦虑。同时,广告也对与他人的比较进行强调,“落后于他人”所带来的不安成为育儿焦虑的催化剂,促使家长为育儿课程买单。

  这种制造焦虑的营利方式,也出现在教育场景之外。从与时俱进的情商课与成功学,到铺天盖地、“不得不学”的python编程,向外索求时新知识的各种培训,挤占了向内反省自身需求的业余时间,专家的话语也被当作一把解决人生问题的万能钥匙。

  但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培训”吗?如果说孩子们的培训课是“被安排”的,那么成年人的培训则多是“被需要”的。在“被需要”的外壳下,反观培训课程的内里,我们会发现许多内容都不是“专家”的专属话题。

  “如何以身作则,教孩子拒绝食物浪费”、“如何培养孩子的待客之道”、“如何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面对这些问题,只要进行自我反思与换位思考,大多数的家长都能对此作出自己的解答;而如何“高情商”地对待他人、如何获得人生的成功,需要的人们的将心比心与反复尝试,才能摸索出属于自己的答案。

  因此,面对培训机构的积极转型,人们应当思考自己的真正所需,毕竟与多年前补习班上获得的解题技巧相比,家庭教育或许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与其聆听“如何教会孩子耐心地做好一件小事”的讲座,不如在面对孩子时抛开完美与效率带来的焦虑、保有长久的耐心与共情,这或许才是解决教育问题的真正良方。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重磅来袭 新东方家庭教育指导
    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俞敏洪
    新东方家庭教育指导师认证培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jy898教育网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的网站客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