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资讯 | 教育热点 | 教育互动 | 教育前线 | 考试资讯 | 文章中心 | 图片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jy898教育网 >> 文章中心 >> 正文

  没有公告

  慧育家张宏武导师阐述儿童教育的目的           ★★★ 【字体:  
慧育家张宏武导师阐述儿童教育的目的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0    

  这个问题关乎每位父母,每个家庭,然而,就此展开开放而深入的探讨的家庭,可能还真不是太多。大多数人懵懵懂懂凭直觉养孩子就好。感谢题主的提问,让我们有机会去思考这个关乎孩子的未来,父母的责任的大问题。

  虽然问题中的教育,基于题主作为父母的身份,更多指家庭教育。然而,我们需要首先把教育作为一个更大的概念去探讨,包含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范畴,再回到家庭教育的范畴去探讨父母该如何做。这是因为,首先,教育的主体是孩子,孩子在家庭和学校接受的教育只有相辅相成才更为有效。其次,教育作为一门学问,研究者和实践者更多活跃在学校教育的领域,这些成果完全为家庭教育所借鉴。

  言归正传,教育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不仅仅在中国,全球都在不断探讨和实践。在教育界,各种教育理念和尝试层出不穷,比如:全人教育,素质教育,回归国学,STEAM,PBL,华德福,蒙特梭利……,不一而足。获得学科知识的过程因科技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比如,可汗学院的出现,让知识的获取变得触手可及,而不仅仅限于课堂。

  教育界在折腾,父母们也没闲着,家庭教育也在与时俱进,悄然发生着变化。有的人小时候可能有一个大人不怎么管你的童年,在享有自由的同时,可能也失去了一些机会;今天的孩子则可能在父母严密的监护下,有着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兴趣班,他们拥有很多资源,却可能非常羡慕当年有着自由童年的父母。父母的养育方式更趋向于密集型养育,父母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PIN DIE)对于孩子未来的可能性的影响不可忽视。

  如果我们还像当年我们被教授的那样去教学的话,那么我们就掠夺了儿童的未来。——约翰 杜威 John Dewey

  我们要培养孩子具备应对与可能与今天截然不同的未来的能力。无数国际上权威的未来预言家,神经学科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培养人的必备素养Dispositions。缺乏这些素养,学生就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创新的,有内心力量的社会成员。

  关于素养,美国教育部在2013年提出,勇气,坚韧,毅力是21世纪人们获得成功的关键(保罗 图赫Paul Tough, 2012)。品克(Pink, 2009)认为内在动机的关键因素是自主、掌控和目标。哈佛大学的托尼 伟格 Tony Wagner, 2008) 提出七大要素,罗恩 理查德 Ron Ritchhart, 2002)将素养定义为: 一种后天行为模式,具有主观能动性,包含各类行为,在特定情境发展过程中,是动态的,特殊的,必须与必要的能力结合。素养激励、激发与引导能力的发展。

  2002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 (NEA)、美国教育部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基金会、苹果电脑公司、微软公司等倡导成立了21世纪学习技能联盟即P21(United States-based Partnership for 21stCentury Skills),旨在促进美国K12教育的核心地位并为21世纪做准备。这一联盟确定了未来成功者重要的特性与能力:

  在中国,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作为父母,我们没必要深入到学术研究的层面,我们只要站在思想者的肩膀上,借鉴以上观点,形成自己的教育观。素养-能力-知识,人格、态度、思维方式、体魄、同理心,习惯、能力,HEART-BODY- MIND, 仁义礼智信,都是紧密相关的,哪个更重要,哪个更基础,需要你自己的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阿德勒说,影响人一生的因素,不是她/他的成长环境,也不是她/他的基因,而是她/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这个世界的。这些也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好比电脑的操作系统。有一个积极能动的操作系统,在后面的任何阶段,安装任何APP,也就是能力都可以。如果操作系统出了问题,比如低自信,低自尊,或者极端自我,目无他人,不会合作,能力再强,她/他也可能处处受挫,也可能不幸福。因此,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内心有力量,有社会情怀的人,这样的人有勇气,会合作,她/他既有智慧进行内观,自我实现,又有格局进行外观,看到他人,关心世界。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要责任是帮助孩子安装操作系统,也就是三观的建立;其次是各项能力的培养。

  帮助孩子建立三观,这是个系统工程,听上去有点大,有点玄。注意,三观的主体是孩子,父母仅仅是影响者,而不是缔造者。父母的工作从自己开始:父母要清晰并端正自己的三观,在一言一行中传递。言行为三观的外显,体现为社会情感技能。父母可关注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在教授孩子的同时,成长自己。

  总之,鼓励父母的独立思考,清晰教育的目标后,能够做的有很多,无外乎两点,先搞定自己,再滋养孩子。最后,别忘了享受做父母的乐趣。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来了
    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2022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jy898教育网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的网站客服说明!